2011先进制造与工具创新应用研讨会纪实
2011 年6 月23 ~24 日,由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金属加工杂志社联合举办的2011 先进制造与工具创新应用研讨会暨“精密工具创新平台”科技重大专项交流会在湖南省株洲市隆重举办,此活动是中国工具行业的一次盛会。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创新平台,全面解决方案”,以创新平台建设与全面解决方案形成更紧密的战略合作与持续发展。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紧紧围绕主题的活动可谓丰富多彩,不仅仅有来自各方专家的演讲,也有各位行业高端人士的现场采访,更有学者及用户的交流,及对工厂的参观活动。
在第一天开幕式中,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屏首先发言并主持开幕式。作为今天国内最大的刀具生产制造厂,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株钻),拥有当今世界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强大的科研开发队伍。具有世界一流的可转位数控刀片生产线及配套刀具生产线、整体硬质合金孔加工刀具生产线、机夹、焊接刀片生产线、非金属陶瓷刀片及结构件生产线,并成立了集科研、应用研究为一体的研发中心。
随后,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株硬)董事长杨伯华先生发表重要讲话。杨伯华认为,制造的水平和能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工具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金属切削加工不可或缺的基础工装。工具制造的水平和能力,直接关系到装备制造业的水平和能力。
50 多年来,株硬作为行业的龙头骨干企业,一直承担着中国金属切削刀具生产的重任,肩负着金属切削刀具的创新使命。为了全面迅速提升我国切削刀具的制造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同行的差距,株硬于2002 年发起设立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并将株硬与切削刀具有关的业务全面整合到株洲钻石。
经过10 年的艰辛运作和不懈努力,株钻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今天的株钻已经成为国内行业独领风骚、并在国际同行中具有重大影响的知名企业。营销及服务网络遍布全国,产品质量受到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包括在欧洲和美国的常设销售公司在内的海外销售网覆盖全球七十多个国家,产品远销世界各大洲。
当前,国际经济已经复苏,国内经济步入了平稳较快增长的轨道,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又将为我国装备制造及配套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巨大机遇。株钻将以承担国家“精密工具创新平台”建设为契机,集聚和整合技术创新要素,积极推进产学研用结合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中,除了株洲钻石的领导,更有来自政府的相关负责人、行业专家及协会的领导,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司副司长王富昌、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李冬茹、中国机床总公司总裁郝明、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副院长郭锐、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秘书长武兵书、机床工具协会工具分会沈壮行、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卓群、株洲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肖文伟、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司副处长苏铮、中国航空航天工具协会副秘书长范军、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装备处处长龚放民、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装备部部长蔡云生、湖南省科技厅重大专项处处长段志雄、株洲市科学技术局局长晏首先、金属加工杂志社社长栗延文等。“精密工具创新平台”科技重大专项交流会广泛受到了各界的重视,很多领导专家在当天的会中发言。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司副司长王富昌发表重要讲话并祝愿此次会议成功。王司长在讲话中指出,要进一步加快工具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步伐,建议依托重大专项,构筑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加大基础性研究力度,促进产学研用的集成与协作,加快提升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为行业的整体能力提升奠定基础。他认为本次会议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希望与会代表共同探讨制约刀具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寻根国产刀具未来发展之路。但他同时也指出,中国制造业应该加强客户服务意识,而不是再让用户充当试验田。
株洲市副副市长肖文伟在讲话中说,此次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与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金属加工杂志社强强联合,在株洲举办2011先进制造与工具创新高端研讨会,对株洲市有色金属产业的优化升级、做大做强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作了题为“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重大专项的战略及高速切削研究”的演讲。卢院士回顾了先进装备行业重大专项的历史,介绍了2012 年的重大专项。他说,重大专项是为了解决共性技术,提高行业水平。他认为,这次会议为行业内的技术交流提供了一个创建创新平台。
如果说政府领导的到来是为企业加油助威,提供政策上的支持,重要专项负责人给行业的发展引明方向,那么来自终端用户的声音可谓是给企业提需求、给忠告。来自上海大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张书桥就是这样一位。作为在汽车制造业上战斗的老兵,张书桥在行业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此次他受主办方的邀请做了相关汽车行业刀具应用情况的报告。
张书桥认为,能量有效的刀具概念与MQL 有关,绿色制造必将是未来发展方向。德国机床协会提出蓝色标记,向绿色刀具迈出了一大步。能源限制将要求更多采用复合刀具。他举例说,硬质合金钻头曾经替代了传统深孔钻,而现在深孔钻的更新又在替代整体硬质合金钻头,说明技术的进步是螺旋式上升的。
张书桥强调了企业在创新上的重要性,刀具企业必须极其重视质量和创新。超硬刀具增长率很高,要引起重视。汽车发动机小型化是一个趋势,增压发动机小排量,直喷节油效果明显。蠕墨铸铁成为在柴油发动机的发展方向。碳纤维材料在新型汽车开始应用,缸体、缸盖、曲轴、连杆等都有变化,如曲轴小型化等。他也希望刀具行业了解汽车发展方向,为下一代汽车刀具开发合适的刀具。
在就大众的应用情况及技术需求的趋势做以介绍后,张书桥很严肃地三次强调,中外刀具制造技术差距在增大,但赶上还是有希望。他认为,在技术上没有突破时,像隔了一堵墙,突破了就不过是一层纸。
随后,作为客户端代表,西航动力副总经理刘军介绍了航空工业发展趋势和刀具行业机遇。同样,作为行业老兵,刘军因为行业的特殊性曾经有机会到国内外先进的制造厂参观。笔者很有感触的是他演讲时的气如洪钟的声音犹如民族工业对于发展的渴望,以及其中所带有的一种对于中国行业的期盼态度。他很有感触地提到中国的航空动力与英国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厂罗- 罗公司的生产车间的对比情况:一边是众多的人力,一方是90% 以上的机器人工作。而这家世界闻名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公司,从上世纪70 年代的工艺规程有50 多道,今天仅需要6 道,这期中工序集中实现高度自动化是高稳定性的必然,而自动生产和自动测量的进步是促使其工序集中上的重要因素。
哈尔滨汽轮机厂副总工程师姚青文做了汽轮机行业刀具应用与需求的报告。中国每年新增发电设备7000万千瓦,相当于装备一个法国的发电行业。但中国新增发电能力中清洁能源不超过5%,核电约占2%。姚青文认为,风电和太阳能的不稳定,很难成为电网发电的主力。他认为,大容量高转速发电设备的高温部件对刀具提出很多要求,新材料新工艺对刀具提出新要求,核电的大尺寸加工也有很多新要求。
显然,无论是张书桥,还是刘军,或是姚青文,几位专家在演讲无疑为仅为刀具企业指明了未来生产的发展方向。但是,从几位的演讲中,我们也听到警示的声音:国内的制造水平与先进国家还有相当的差距。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中国的技术水平提高上去,在这次研讨会的平台上,我们听到了众多专家的声音。
上面提到,虽然中国刀具工艺与先进的国外工艺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作为此次重要专项交流会的主办方之一,株洲钻石副总经理王社权代表株洲钻石作了立足行业应用发展刀具配套的报告。他介绍说,目前国内硬质合金等数控刀具约占40%,数控刀具中国产约15%,涂层刀具占数控刀具的95%,双面刀片和多刃刀片越来越普遍。同时,他还认为三高一专、解决方案、质量稳定性都成为更为普遍的要求。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的设计平台,刀具质量稳定性研究,逐渐向刀具管理方案发展,刀具数据库的建立是未来要强化的方向。在第二天的技术专家的演讲中,株钻的黄威武又就“切削刀具库的开发和应用”做了进一步的阐释。
以上仅仅是2011 先进制造与工具创新应用研讨会开幕式部分情况。在第二天技术演讲会上,专家学者们的专题演讲掀起了新一轮的技术讨论。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的陈泽忠教授“刀具设计建模及切削模拟仿真”的演讲给人们提出了一种新的使用模式;阿诺(苏州)刀具总裁柯亚士的“国外高性能钻头研究与我国国产化进程”提出要做中国制造业的“牙医”,因为近年来在中国刀具修磨市场的巨大成功而获得了广泛的关注,而与柯博士的讨论也在茶歇期间继续。曾为株钻员工,现工作于华东理工大学的何云做了“面向数控刀具设计应用的切削试验方法研究”,从株钻的一名研发人员到在美国深造,到与企业合作项目的学者,何云无疑是一位典型的产学研代表。湖南大学的周志雄教授“群钻的发展历程”将在座各位带到了中国曾经辉煌的刀具发展时期……在以刀具客户与刀具专家为主的参会人员中,在各位愉快的交谈中与微笑之间,我们感受到的是这个平台给大家所带来的信息交流的机会。
在第一天的会议之后,大家饶有兴趣地参观了株钻的工厂。偌大的厂区内,各个部门排列有序,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业内人士均为第一次参观株钻的生产工厂。工厂完全没有传统的国有生产工厂的印象,国际化的现代化生产设备与整个环境完好地融合在一起。在研发部门口旁边的草地上,立着两块黑白石块,分别是刀具制造的原材料――黑钨矿石和白钨矿石,也在为株钻做着说明。这里又何尝不是一个平台?让人们进一步了解国有刀具制造商的平台,去除人们对于中国制造的传统印象?
再回到本次技术研讨会本身,在踊跃提问的人群中,从他们的话语中、神态中,看得出他们对于本次会议的一个期盼――一个可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机会。我们经常说,一份快乐互相交换后变成两份;一份悲伤互换后变成零。在这里,一种先进的技术互相交换后,融入了先期的思考会变成两份;一种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因为思路的开拓与新技术的引进,难题化为乌有。
在株洲市举办的首届先进制造与工具创新应用研讨会暨“精密工具创新平台”科技重大专项交流会已经落幕,但是,由此次会议所带来的交流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仍将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