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具企业在金融风暴中的思索与行动
金融风暴愈演愈烈,从美国横扫欧亚到席卷全球,从金融领域波及实体经济。深深融入世界经济的中国也不能独善其身,中国的制造业特别是出口型企业受到很大的冲击,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刀具企业也很快感到了剌骨的严寒,而出口型刀具企业就更是重灾区了。
中国的刀具企业和切削工作者心中有两痛:一痛我们在占有资源、地域之优势的条件下被别人占据了国内高档刀具市场;二痛我们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却只能出口低档低价刀具产品。面对金融风暴的冲击我们应该思考,更要行动。
曾和几个朋友争论使用外国刀具是否“振兴了国外的刀具产业”。后来还是达成了共识,那就是要从中国制造业的高度来审视。当前我国刀具与国外还有较大差距,而我们的汽车、模具、航空、航天、军工工业不能等待。因而我们一面要使用国外先进刀具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一面要努力赶超国外刀具先进水平。事后我时常想:担心振兴了别人多少会影响我们奋力赶超的意志和决心。我认识的一位外资刀具企业的老总,对中国刀具企业抱开放和支持的态度,对外国同行间的竞争则表示欢迎,因为“有竞争才有前进的动力”。不同的思维折射出两种不同的文化,从中我悟出“不想振兴别人的最好办法是勇敢地面对竞争”的道理。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实力有了大的增长,我常惊叹国内大型刀具企业技术改造的投入力度。通过土地运作、资本运作、还有国家政策和项目的支持一投就是几个亿,比起肯纳金属天津工厂的3千万美元和伊斯卡大连工厂的2千多万美元毫不逊色。他们购买了世界一流的数控工具磨床和最好的涂层设备,还引进了优秀的人才,雄心勃勃地参与国内制造业高档刀具市场竞争,要从外资刀具企业在每年要中国销售的4亿~5亿美元高档刀具中争取自己的份额。
不过刀具企业的发展要经过一个积累和渐进的过程,包括产品、技术、市场、人才、品牌等方面的积累。在经营模式上则要从生产和推销标准刀具逐步转向按客户的需要提供专用刀具直至成套解决方案。从卖产品到卖技术再上升到提供全面服务。以中国刀具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勇敢面对竞争,在这场意志和实力的博弈中定能逐步达到跻身于国内国际高性能刀具市场的目标。
大家是否注意到上面一个名称的变化?“高档刀具”改称为“高性能刀具”。以往我们习惯地把与高档刀具相对的那部分刀具称作低档刀具。一高一低两种叫法无意中混淆了刀具的性能和质量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还不知觉地把低档刀具混同于劣质产品。举个通俗的例子,轿车虽“高档”但也会有劣质品,自行车虽“低档”其中也有名牌和精品。建议可否把用于高速切削、高效切削、重切削、干切削等的高性能高技术含量刀具称作“高性能(High Performance)刀具”,其他刀具则可称作“普通刀具”。高性能刀具和普通刀具都可以做成精品,各有自己的特定的应用领域。
我们为普通刀具正了名,还应该着力打造普通刀具的精品。近几年来出口民用麻花钻的问题倍受各方面关注,不光批评其产品质量,还指出其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无序竞争的诸多弊端。对其从政策上给以各种限制,制订了新的材料标准,降低了出口退税率等等。总之是批评得多,想限制却又限制不住。为什么?市场有巨大的需求。发达国家的家庭里常备有不止一套钻头,花一二十美元买一套好钻头也是人们在所不惜的,DIY(Do it yourself)也用不着硬质合金的高性能钻头。前两年有人统计过全球DIY市场高速钢麻花钻的年销售量约为300亿元人民币。
国外品牌钻头的价格比国产钻头高得多,我们应该改限制为提升,转变低成本竞争的策略制造精品钻头打进国际市场。
当大家的眼光都盯着高性能刀具,或者去争夺国内普通刀具市场时,就有企业逆向思维把产品定位于DIY精品钻头(普通刀具)、把市场目标定位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做这种选择要有实力和勇气,虽有风险却真不失为一种大胆而有眼光的选择。他们在困难的经济环境中沉得住气、坚持投入,以技术开发优势与国外优势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借ISO9001认证和供应商资格认证的机会学习和借鉴先进的企业文化,努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期望以他们的战略眼光和实际行动在这场实力与意志的博弈中冲出一条路来。
金融风暴仍未见底。我们的刀具企业都在思索在拼搏。无论是做高性能刀具还是普通刀具,也无论是开拓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有一条是不变的:那就是坚定精品战略,加强技术和产品开发,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建设优良的企业文化。还是那句话:刀具行业的洗牌或不可避免。有实力、有决心、战略正确、努力拼搏者或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相信经过金融风暴的洗礼,中国刀具行业的整体素质会有一个大的提升,在强手如林的国际国内刀具市场上占据应有的地位。
(作者:中国刀协 高翔)